「斷疑生信」(弟子行者劣筆隨記)
我們因為有這樣一個因緣,當然這個因緣是從過去世的。我們人會聚集在一起坐在這裡,都是有一個因緣,當我們有這樣的因緣產生了,大家有這樣一個因緣來到這樣一個很尊貴的修行的地方「黃教真宗」,而不只是一個拜拜的地方。
但是一般當然不懂啊!怎麼會跟著那麼久還會不懂呢?
有的行者很愛做善事,他都認為這些都是善事,都靜靜的作。但是他不知道黃教真宗師尊在做,都是大功德、出世間的功德。這不是普通的,一般在做都是入世間的小善事。小善事會得到甚麼?得到福報,人世間的福報。然而出世間的善事會得到甚麼?成佛,出離這不好的、出離這濁惡的世界、濁惡的煩惱,甚至,假如你要再來投胎,假如有一天因緣成熟了,有在修行、了解所有的真理,至少下輩子來、會投生到富貴之家,要嘛就是國王、要嘛就出生於有錢人家庭,一輩子都不用做(眾笑)!也是要做啦!喔!
很多人都含著金湯匙出生,人家前世真的做很多。你看國王,一就任第一件事做甚麼?蓋廟。他們都知道,蓋廟才是大功德,這個不像是施棺、鋪橋造路、施藥。這些是不是有利益?當然有,都是含有十種的福利。譬如講我們捐棉被,不是你動念要去買好的棉被,是因為你有這樣的福報,所以你蓋的棉被都會是世界上最好的,不是因為你有錢喔!很多有錢人是富貴中的貧窮喔,甚麼都捨不得用、捨不得花、一毛不拔。
曾經有一個認識的人住在板橋,一天去爬山忽然之間就死了,平時多節省!連吃個飯人家以為他是貧窮人,穿也是穿得超級普通,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是很貧窮的人,但是當他死了以後大家才知道他遺留那麼多錢,有用嗎?所以這種叫做富貴中的貧窮,一毛不拔,很多有錢人都是這樣子的。在板橋有一個地主非常有錢,他換了好幾任的太太,因為每一任都受不了。每一個他都要把她關在裡面,關在那一間大樓裡面不可以出來,連買個菜都分配菜錢給你,美其名是有錢人,但是過的生活比一個普通的人更不自由;所以這個不叫富貴。你們知道我們的錢財沒有用到,那也是一張紙。你說,好、我現在轉換黃金,放在金庫裏面,每天對著它看,守財奴。真正富貴人家不是這樣子,我們的生活很知足常樂,我們要用就有,也是個富貴人。
今天要告訴你們黃教真宗是一個很尊貴的法門,很尊貴的法門常常因為大家不懂而變成一個敗壞的地方,有的行者實在很可惜,他甚麼都不懂,他不知道跟這個師父所做的都是大功德。他是一個有善心的人,但是你問他,他認為做這個也一樣、做那個也一樣。都不一樣,一個是天、一個是地府,一個是帶你們往天道走,一個可能就是地府的事情,這樣有相同嗎?一個教你們做善事,是天上的喔!帶你們一整群是往天上喔!一個是停留在地府喔!這樣相同嗎?同樣做善事,但不一樣。
這個就是從「信」而起「解」,當你來到這裡,每天拿三炷香來拜菩薩,剛剛開始的時候起一個「信」,遇到師尊幫你解決事情,開始會「信」,不然就是「疑」。我們每天在念這金剛經裡面,金剛經裡面的讚「斷疑生信」,每一個人都是從懷疑,看到師父他也懷疑,「這個師父一定是來騙錢」。但是你跟在身邊之後才知道,這個師尊實在有夠辛苦,每一天所做的都是為了眾生,都是為了菩薩的事業在做,一直以來就是將他自己的法、自己的能力來幫助大家,這樣來轉法輪,有這樣的法財來建立黃教真宗,而不是貪圖自己的享樂,放在自己的口袋裡面。
當你們開始跟在身邊,才會發覺到這個師尊不一樣,與一般的宮廟不同,會產生一個「信」破解你們的「疑」。但是信了以後還不懂,所以這個時間就透過這樣子來慢慢地教導你們,佛的修行裡面。
一般你們都是凡夫俗子,凡夫俗子從信而起開始怎樣?開始入流、開始進入佛法的世界,教你們怎麼出離。開始就好像嬰兒一樣,嬰兒行,而慢慢進入到這修行的生活。
甚麼叫嬰兒行?甚麼都不懂。像有人很愛做善事,甚麼都不懂,但是很愛做善事喔!他是大善人喔,不過很可惜,不懂。所以他覺得下輩子他也是這樣,不懂得明理,但是他很愛做善事。這個「理」是真理的理,就是佛法。所以說「心佛眾生無一差別」,都是一個心,你這顆心累積愚痴,甚麼都不懂,你就是眾生;你這顆心明理了,甚麼都懂,豁達,你就是佛。
這個過程就像是小孩子一樣,嬰兒行。大家都是凡夫俗子甚麼都不懂,要來進入明理、修行,學、修。從拜拜之後,一個導師用百般的方法,隨機逗教。每一個人都不一樣,看起來都在開玩笑,但是都是「攝」。可能跟你們開開玩笑,這過程中接近你們,慢慢、慢慢有因緣了,把你們遷入真正的宗教體系裏面去,讓你們懂得。
因為每一個人都很善良,但是每一個人都不一樣,不知道如何打開這扇門。有的人可能想,我這樣就好了,他想要做善事,只是甚麼都不懂,很可惜。但是你叫他做善事,他甚麼都願意。這樣未來同樣會墮入輪迴,因為他甚麼都不懂,會墮入到輪迴。
菩薩下來,不是常常拿糖給我們吃?菩薩坐在上面,一天到晚拿棒棒糖給你們吃喔,你就求啊、求!然後菩薩就「好、圓你一個夢」,這也是菩薩的威神力。但是菩薩最大的願力從哪裡來?就是菩薩感恩眾生,要再下來。
因為他過去接受眾生的供養而能成道,所以祂們成道了以後,每一位菩薩都下來,就像是在還願、還報,一樣的意思。要來帶過去祂曾經受他們供養,我能夠無一絲絲罣礙能好好修行,我現在得道了,那我得道了以後怎麼樣?我必須要來感恩以前供養我的這些人,要來度化他們。渡化、教化,教育,讓他們知道,讓他們一起回歸菩薩界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我已經得道在極樂世界了,我去到極樂世界這麼好的世界,我一個人也很無聊,我必須再來帶這一群人一起回去。
但是這群人甚麼都不懂,所以就開始要教導,接近眾生。我們所有的菩薩都是下來要護持地藏尊,諸菩薩都是同心來護持黃教真宗,來轉法,這樣了解嗎?我們在宏法的對象是誰?我們背後精神面是地藏,所以我們不可以只是整天一直拜一直拜,都沒有靜修。
像我們現在在這裡就沒有辦法,一般的修行人他們是每天除了打坐,在宗教裡面的生活除了打坐,除了出坡、出坡就是說例行工作都要做。在宗教裡面,但是一有空閒我們除了要打坐以外,我們還要課考,我們所有的經典都要進入裡面去研究。你們所接觸的可能就是金剛經、地藏本願經,現在又給你們接近普門品,每一部經都是很深奧的,很深奧的話就必須要有師父去解釋給你們聽。
譬如我們剛剛講的金剛讚,一個「斷疑生信」。你看師尊在接引信眾,新的來,你看都要花多少時間,當他對我誤解,到最後的時候那個答案,並對我們欽佩、跟隨,了解嗎?你不能去怪這些眾生的「疑」,每一個人都會懷疑人家。尤其一個沒有修養的人,嘴巴出來都會說人家來騙錢,尤其是這裡。每一個人開口都說「那個是要來騙錢的」,其實不是。
你看虛雲大師,在宗教界裡面非常的有名氣,他跟你們的師尊一樣老是往東南亞跑,他又只是一位法師,他沒有像師尊這種法來幫助眾生,那麼一個出家人怎麼辦?他本來贊同出家人都不要穿這種僧袍,全部穿西裝,但是所有的人不認同,所以才保有現在宗教這樣的衣服下來,要不然在他這一代的時候,他就把它去掉了,因為他常常往東南亞這邊跑,那他來做甚麼?他都來這邊化緣,化緣以後他把這個錢拿回中國去做甚麼?蓋廟。包括我曾經帶你們去過的靈隱寺,本來是一個荒廢的地方。本來已經沒落了,整個山都已經沒落了,他到最後也會看風水,得道的人不用學也會看風水,他將整個靈隱寺調好後,整個法門又興旺起來。後來他又去雞足山,後來有一段時間他到東南亞募款時,不夠,不夠就沒辦法建設雞足山。不夠了,怎麼樣呢?不能拿去亂花,他將錢埋起來,用一個甕將他埋起來,埋在地下,直到所有募款足夠了,才一起拿出來建設雞足山,每個真正得道的師父都是這樣。
一般的師父,像我們都很懂得因果,譬如講人家要救助這些貧窮的人,棉被或甚麼,那個錢我們絕對不會用,我們不可能拿去蓋廟,我們一定是把這一筆錢用在這裡,這個叫做因果。得道的師父都不會去擔到眾生的業,看到錢財就像看到毒蛇。有一次我們去募款,他們去募款回來以後,那個錢一打開每一個人都暈,拿人錢財替人消災。
一個得道的師父看到這個錢,都覺得很骯髒,或許你們不覺得。我們的錢都要規劃得很好,譬如講做善事就要放在做善事的地方,蓋廟放在蓋廟的地方,不會亂使用。但是這個你們不了解,這是指所有有德性的師父。
剛剛我們在講,從信而起「解行」。當我們在這裡經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日月的,譬如講你們在引緣,他們對我們這裏也都是很懷疑,對師父也是很懷疑,慢慢、慢慢才知道這個師父。但是還是在皮以外,他對我們都還不了解,你們都不夠了解,更何況一般信者。
所以就變成說這個弘法的過程,是非常的辛苦,宗教要深入到讓所有的人心,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。每一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,每一個眾生是不一樣的,他的想法是不一樣的,生長環境是不一樣的。可能他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都是宮廟文化的色彩,你叫他要轉換到這樣,你不可以要求他,因為他在那種環境中久了,他的習性就停頓在那裏。他的講話、他的思想,他都已經停頓在那樣子了。當要再洗刷到真正的宗教的洗禮,有一定辛苦度的過程,叫做洗禮,才能夠轉入到正道。
弘法的工作是很辛苦的,但是修行是很快樂的。真正修行就念經、看書、打坐,如果你是修行與弘法在一起的時候,那個是最辛苦的工作。但是如果你沒有把法宏揚出去,這個叫做犯因果。在佛法裡面,你就是不可以把法在你的身上就這樣斷滅掉,要去弘法。
當我們對菩薩起了信,信必須要有誠心,才會「信」,是不是這樣?很誠心,對菩薩是沒有異議的,對菩薩是沒有懷疑的。信為功德之母,所有一切都要從這信而起,也就是母法,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這心開始動起,因為你信,所以你的心堅信不移。譬如講你們現在來到這裡,因為你們信,你們才有後面的行解。
因為我信了,我對師父忠貞不二,絕對沒有異議,這位師父的德行,值得我隨,所以才會有行的存在,這個「行」,修與行並重。
以前的基督教、天主教他們要弘法,但是都聽不懂,在旁邊就有一個人起來翻譯,翻譯他也不懂,但是翻譯久了就會了。我們在講黃教真宗我們的廟,一間廟最重要的是甚麼,浮屠蓋好了最重要的是甚麼?佛、法、僧缺一不可。我們有拜拜、精神的所依。法能夠讓我們明瞭,幫助我們,不會讓我們傻呼呼的,所以沒有佛是不行的、沒有法是不行的,沒有師是不行的。有了僧、沒有佛、沒有法也是不行的,所以一間廟蓋好,要有僧,這個僧不是隨便喔!這個僧要能說道理,能幫大家上課,你有甚麼疑難雜症想問,可以幫你解決,所以這個僧就要很深入。